信息化与字理识字教学

2023-04-24 677
分享到:

信息化与字理识字教学

李美丽

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。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,很多传统文化被掩埋在了历史的尘埃中,也有很多的传统文化因为被生活所用而流传至今,汉字文化就是其中之一。在全球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,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,精神文明建设也在不断加强,精神文明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历史文明,所以我们的教育在探讨轻松、愉悦的学习的同时,如何渗透传统文化,让学生不仅知其然,更要知其所以然。我们用字理识字教学法识记生字由此应运而生,字理识字的教学集趣味、形象、准确、易记等于一身,是追求传统文化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奠基性工程。字理识字教学法符合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,便于理解、记忆,再结合信息化教学,让识字教学不再枯燥无味。

一说趣。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,老师们绞尽脑汁地利用多媒体、实体、游戏等方式,想激发学生的兴趣,达到良好的识字效果。却终因生字太多,每节课的识字量太大,再加上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,造成识记困难,让孩子们苦不堪言不想学,让老师心力交瘁不想教。字理识字法有利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,满足了学生的求知心、好奇心等特点,以有趣的图画、动作、语言来解析汉字,变抽象为具体,变呆板为生动,变复杂为简单,使学生充满信心,产生浓厚的兴趣。比如: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生字“井”时,可以很好地利用“井”字是一个象形字的特点来激趣教学,低年级孩子喜欢画画,就先让孩子画一口井,再看看“井”字,学生很容易想到此字就是根据井的形状得来的,是象形字。(见图一)

upload__1e417256_1215233c128__7fff_00000008

 

 

 

 

(图一)




再看“身”字(见图二),非常形象,让学生观察,猜一猜,并描述字的部件和身体的哪那一部分相似,再跟着模仿金文,孩子们觉得很有意思,像写又像画,符合低年级儿童对事物的认知,了解了“身”字的演变过程及意义,再写此字,学生记起来就容易了很多。

upload__32d2c509_121f5de89fd__7fff_00000194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(图二)

学习“休”时,先出示图画作情景描述:炎炎烈日下,农民伯伯走在回家的路上,他走了很远的路,累了,想找个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下,他会选择在什么地方休息?(树下),谁来演示一下。乘着凉意,靠在树边休息真舒服,那“休”字是由哪两个部分组成的?人在木下休息就是“休”字。(见图三)

upload__755bb9ac_122eef3915f__7ffc_00000020

 






(图三)

这样的识记方法,让课堂多了几分生机与趣味,说一说,画一画,动一动,猜一猜等,不断变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精神饱满,注意力集中的状态,适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,还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感受了中国汉字的发展历史。“课标”要求“学生在语文学习中,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革命文化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理解与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,拓展文化视野,增强文化自觉,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,热爱祖国语言文字,热爱中华文化,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。”字理识字教学,让语文核心素养中“文化的传承与理解”在学习实践中氤氲开去。

二说妙。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法,可以逐类旁通,发散学生思维,实现群字迁移记忆。比如在教“马”字时,可以将如下生字一并引出“妈、骂、蚂”这是一组形声字,通过启发,学生很快会掌握声旁“马”表音,形旁如“女、虫”等表意的规律,从而获得对形声字字理的规律性认识,这无疑有助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。在教学中,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,大胆想象,变抽象为形象直观,化枯燥为情趣。还有部分汉字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作讲解来记忆,如教学“十”,引导他们讲“绳结计数”的故事(见图四):孩子们,古代没有数字,你知道古人是怎么计数的吗?出示一根绳子,让学生猜,并适当提示。最后老师总结一下绳结计数的故事。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,这样既训练了学生识记生字,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,锻炼了思维能力,让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达到完美结合。

upload__755bb9ac_122eef3915f__7ffc_00000063

 

 

 

 

 

(图四)

三说精。中国的汉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不断更新,以适应社会的发展,汉字的演变也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。有一些汉字在演变的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意义,在教学这类汉字时,我们应该根据汉字的特点来教学。否则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,反而为识字增加阻力,曲解了汉字的本意。比如:汉字的同音字较多,把同音字随意联想。这样生拉硬扯,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南辕北辙的做法,最终将把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弄得面目全非。所以字理识字教学方法也不是万能膏药,不一定适合每一个汉字。我们只能取其精华,弃其糟粕。

我国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,汉字作为我们的古老文明,文化的载体,功不可没。汉语言文字正如我们的古老文化一样,依然生机勃勃,成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文字。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中华民族的精髓传承下去。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所创设的情境,将汉字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,在参与、合作、探究等互动方式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。对于充满好奇的孩子们而言,通过字理解析汉字,加现代化的信息手段,让他们更轻易的认识文字,了解文字的来历,畅游在古人造字的精彩画卷中,与古人对话,亲近传统文化,热爱中国文化。

注:文中图片来自字理网

字理网

(本文曾获国家级一等奖)

作者单位:德阳外国语学校小学部  618000